仇湖小学“笛趣”社团喜获《海安日报》报道
10月20日,《海安日报》报道了仇湖小学 “笛趣”社团的活动情况。
仇湖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,从学生的兴趣出发,于2015年成立了竹笛社团,后改名为“曙光笛趣社团”。他们的宗旨是“弘扬中华文明,传承民族艺术”,目标是“仇小的孩子人人会吹笛,仇小的校园处处有笛声”。
“曙光笛趣社团”社团分为普及、提高、制作三个层面。仇湖小学的孩子人手一支竹笛,平时在音乐课上,有专业老师教他们学习竹笛基本知识,练习竹笛基础技能。要求学生气息自然正确,指法规范,唇舌到位,能演奏基本的练习曲和乐曲。
在全校普及的基础上,学校精选了40多名同学组成了“曙光笛趣社团”。授课内容为竹笛演奏和竹笛制作。社团的孩子们热爱竹笛,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勤学苦练、互助互学,提高很快。在两年时间里,“笛趣”社团的小明星们脱颖而出,他们不仅练就了过硬的竹笛基本功,还学会了许多较为专业的练习曲和竹笛独奏曲,也能上台表演了。
2017年6月7日,孩子们在学校举办了自己的竹笛音乐会。在音乐会上孩子们演奏了《扬鞭催马运粮忙》《春到湘江》《三五七》《秦川情》《跑旱船》《陕北好》等竹笛名曲。他们的演奏形式多样,有独奏、齐奏、二重奏。演出非常成功,获得了全校师生的阵阵掌声。他们演出的舞台虽然简陋,但却开启了更广阔的艺术人生。今年8月26日,竹笛社团的孩子们走进了墩头镇仇湖村,为村里的老百姓们进行了演出,他们优美的笛声让广大群众的啧啧称赞。
竹笛社团的孩子们不仅笛子吹得好,还学会了做笛子呢。在老师的带领下,孩子们开始学习竹笛的制作,他们从竹笛材料的选择和处理、制作数据的应用,定孔和开孔方法、竹笛调音、笛子装饰等方面进行学习和实践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制作,孩子们亲手制作的竹笛竟然有模有样了。
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,仇小走出了一批竹笛小明星,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:“三独”比赛每年都榜上有名;参加各类活动获奖多多;参加音乐考级,优秀、良好不断涌现;参加县、镇文艺演出,所到之处掌声连连。
竹笛社团犹如一缕曙光,照亮了孩子们的童年;竹笛就如亲切的伙伴,陪伴着仇小孩子健康成长。
用户登录